我想知道桂林米粉和云南过桥米线有啥区别?
桂林米粉:是米粉,配料有花生有叉烧等等
云南过桥米线:属于米线,是有汤的,配料多
米粉和米线的区别加明矾了么?
按现行国家规定,明矾可在膨化食品、面粉制品等部分食品中用作添加剂,但不包括大米制品,因此一般米线中是没有明矾的。
米粉和米线的区别
1、制作工艺区别。米线主要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除杂、水洗、浸泡、碾磨、糊化、成型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而米粉同样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磨浆、蒸粉、压片拉丝、复蒸等十多个工序制作,二者制作工序略有不同;
2、外形区别。米线一般呈丝线状,只有1毫米左右粗细,因为特别细所以被称为米线,色泽一般呈白色,而米粉一般呈2-3毫米粗细,比米线更粗,也呈白色;
3、质地区别。米线一般为干米线,水分含量很少,用手拿捏易碎,而米粉一般为湿米粉,水分含量略多,用手拿捏有韧性不易断,也不会碎;
4、口感区别。米线口感爽滑多汁,入味易消化,因为很细所以能很好地吸收汤底增加多汁口感,且汤底不易变色,而米粉口感柔韧有弹性,入口饱满软弹,煮汤易脱粉, 汤品易发白,但能吃出明显的米香味;
米线什么时候发明的?
关于米粉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古代中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民众避居南方而产生的类似面条食品。过桥米线是在清朝出现的,距离现在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地区特色小吃之一,来历颇具传奇。据传说,有一位秀才常常去滇南蒙自县城外的一湖心小岛上读书,因此中午需要他的娘子来给他送饭。但是这位秀才非常喜爱吃米线,所以他那勤劳贤惠的妻子就常常给他做他爱吃的米线,并在中午时送去县城外的小岛上。
小岛离住的地方比较远,后来,天气热时,把米线送到秀才那里还是热乎的,可是到了天气冷的时候,娘子从家里出门到小岛上,米线已经冷了。
后来,娘子偶然在给秀才送鸡汤时候发现,鸡汤之所以不容易放置热是因为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鸡油覆盖着,它如同盖子一样,可以挡住热量的散发,因此可以保持鸡汤的温度。通过这个发现,他娘子有所启发,改变了米线的一些做法。
她先是把筒子骨、肥鸡等做底料熬成清汤,然后在汤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鸡油,然后把米线在家用水烫好和各种配料切薄,做好这三样东西后,最后把它们都放置在送餐的食盒中。娘子出门给秀才送米线到了岛上时,先把之前做好的清汤和滚油烫熟,然后再放入米线,便可使用。
这样的做法让米线鲜香嫩滑,非常好吃,不仅秀才的喜欢,还得到了人们的赞许。人们纷纷效仿,但为这种米线取名字为了纪念这位秀才的贤妻,就把这种米线叫做“过桥米线”。“过桥”指的是这位贤妻每次给秀才送米线都需要经过一座桥才能到达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