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营养餐(肉鸡的营养)
肉鸡的营养
有营养是肯定的,土鸡和饲料鸡的区别就是脂肪含量不一样。饲料鸡讲究快速出栏,在脂肪沉积之前出栏最合适,所以不香,但和家 鸡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
饲料鸡最大的危害就是有药 残,肉鸡饲养密度大,时间短,所以为了保证鸡只的健康度用了大 量的疫 苗和兽 药,一般国内销售的肉 鸡 几 乎 没 有 检测药 残的,所以饲料肉 鸡最好别吃,特别是怀孕期间。
真想吃的话去乡下收点真正的土鸡,最好是只喂玉米那种!
肉鸡的营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多少日龄以上为后期
肉鸡营养需求主要是肉鸡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1)蛋白质和能量在肉鸡生产过程中,提倡高蛋白高能量饲料。但高能、高脂易发生腹水症,死亡率> 百分之十。要按标准掌握好蛋白能量水平。一般要求粗蛋白(CP):育雏百分之二十二,育成百分之二十,后期百分之十八。代谢能(ME):育雏3050焦耳,育成3 150焦耳,后期3 200焦耳。能量太高会影响采食量,经济效益也不合算,采食不足又难以增重,因此应注意调配。
日粮能量可按蛋能比调整。蛋能比=ME (千卡1千克) /CP。具体蛋能比参考数据:0~21日龄,135~140; 22~34日龄,160~165 ; 35日龄以后,175~180。
代谢能x料重比≤6000千卡1千克为很佳,如超过应调节代谢能或蛋白,以达到很佳经济效益。
肉鸡的营养中心
肉鸡的营养好,因为它生长期短,吃的都是好饲料蛋鸡差些,因为生长期长,营养是比较稳定的
肉鸡的营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肉鸡的生长阶段的问题, 不同的生长阶段肉鸡的饲料方面会有所不同,肉鸡的生长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或三个阶段。两个生长阶段的标准是0到4周龄为前期阶段,5周龄以上为后期阶段。还有的会分成三个生长阶段,前期为0到3周,中期为4到6周龄,后期7周龄以后为后期阶段。
肉鸡在饲料配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并且要注意饲料配比要营养均衡,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都要有所体现,最好是能够根据肉鸡的生长情况采用不同的全价配合料。
饲料配比问题
在肉鸡雏鸡的阶段的饲料配比方法很多,在饲料配比的过程中主要的饲料配料当中玉米和豆粕所占的比例最多。另外需要根据养殖情况添加磷酸氢钙、食盐、石粉、油、添加剂等饲料原料。
在肉鸡饲养中期的时候饲料的配比当中最主要的依然是玉米和豆粕,但是此阶段豆粕的比例要相对上一阶段减少一些,玉米的用量要加大。在肉鸡饲养的最后阶段,玉米和豆粕依然是占据主要位置,不过这一阶段中最主要的依然是玉米,所占比例在60%以上,豆粕的比例在30%左右。还可以适当的加入麦麸等。
肉鸡的营养调控
在给他吃饲料的时候,一定要给他适当的添加青贮饲料这种饲料在添加的时候只需要在饲料里面添加一点点就可以了,也不能够让他完全吃完,这种饲料在每次给他喂这种饲料的时候,应该在饲料里边添加10%左右的青贮饲料再给肉鸡吃了以后不仅可以提高它肉的质量,而且也能够使这养的肉鸡和放养的肉鸡在味道上及营养上接近。
肉鸡的营养标准
肉鸡营养需求主要是肉鸡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1)蛋白质和能量在肉鸡生产过程中,提倡高蛋白高能量饲料。但高能、高脂易发生腹水症,死亡率> 百分之十。要按标准掌握好蛋白能量水平。一般要求粗蛋白(CP):育雏百分之二十二,育成百分之二十,后期百分之十八。代谢能(ME):育雏3050焦耳,育成3 150焦耳,后期3 200焦耳。能量太高会影响采食量,经济效益也不合算,采食不足又难以增重,因此应注意调配。
日粮能量可按蛋能比调整。蛋能比=ME (千卡1千克) /CP。具体蛋能比参考数据:0~21日龄,135~140; 22~34日龄,160~165 ; 35日龄以后,175~180。
代谢能x料重比≤6000千卡1千克为很佳,如超过应调节代谢能或蛋白,以达到很佳经济效益。
①蛋白质、能量比。影响肉鸡生长和饲料效率的很大问题之一是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比。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含量处于很佳配比,才能使增重很高,饲料转化率很高。如果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则能量蛋白质比扩大,增重下降。饲料能量蛋白质比平衡会因鸡只日龄、饲粮组成、环境温度和各种应激因素变化而变化。
②合理的蛋白质摄取量。蛋白质是影响肉鸡增重和饲料效率很主要的养分之一, 它有一个很适当的摄取量。
肉鸡的营养好还是柴鸡营养好
土鸡营养比洋种鸡(白肉鸡) 要好, 风味也比洋种鸡要佳。主要原因是: 土鸡水分低于白肉鸡, 脂肪也低于白肉鸡, 粗蛋白含量高于白肉鸡, 总胶原蛋白含量高于白肉鸡, 土鸡肉中游离氨基酸(磷丝氨基酸) 含量比白肉约高出15-20倍。据专业药学辞典记载, 磷丝氨基酸与维生素B12 、麸氨酸混合, 可当强壮剂使用, 这也验证了吃土鸡可以补身体的说法。
鸡什么肉最有营养
一说:三黄鸡是由优良地方品种经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肉鸡品系,从外观上看具有黄色的羽毛、黄色的皮肤、黄色的腿胫等特征。与白色羽毛的肉鸡相比,三黄鸡的生长速度要慢一些,饲养周期要长一点;但三黄鸡的肉质细嫩、皮薄、肌间脂肪适量、肉味鲜美,所以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价格也高一些。
二说:岑溪古典三黄鸡主要特点是体型小巧、外貌华丽,肉嫩骨细,以毛、嘴、脚呈金黄色为特征,是肉质优良的地方土鸡。 三黄:黄毛,黄嘴,黄脚,故称“三黄鸡”。"三黄鸡"的名字由朱元璋钦赐。在国家农业部权威典籍《中国家禽志》一书中排名首位,该鸡属农户大自然放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体型小、外貌"三黄"(羽毛黄、爪黄、喙黄)、生存能力强、产蛋量高、肉质鲜嫩等优良特点,普遍饲养的家鸡品种,因黄羽、黄喙、黄脚得名。成年鸡体重约3-4公斤,鸡肉质嫩滑,皮脆骨软,脂肪丰满和味道鲜美。从而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三黄鸡是我国最著名的土鸡之一。全身羽毛黄色密布,公鸡颈羽呈金黄色,主翼羽红夹杂黑色,尾羽为黑色,母鸡主翼羽半黄半黑,尾羽为黑色,颈羽夹杂斑点状黑灰色羽毛。喙为黄色,单冠,公鸡冠较高,冠齿5~7个。冠与肉垂呈鲜红色,眼睑薄,虹彩呈桔黄色,耳色淡黄。胫、爪呈黄色,无羽毛。体型紧凑,体态匀称,小巧玲珑,背平直,翅紧贴,尾羽高翘,状如"元宝"。头大小适中.
土鸡,没标准,都是各说各话的多。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放养、喂玉米。其实,不管哪种说法,说者听者潜意识里都是往野生方面靠齐,所以,以野生的标准来度量土鸡标准,会更客观些。放养一说不正是想告诉别人,我养的鸡是在野外长大的吗?按这放养说法,如果什么都不用喂,鸡全靠野外揽食健康成长,这全野生食物养大的鸡,说是野鸡都不为过,就作为最高等级的土鸡吧。而那些吃着饲料,但能放出笼子,出来晒晒太阳,散散步,或关在笼里有玉米吃的,最多只能算是低等级的土鸡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几乎没人能做到的,就是如果按上面最高等级土鸡(野鸡)的食物构成饲喂鸡,这鸡能达到什么级别的土鸡?这又扯到仿野生食物链的养殖范畴了,还是让有幸吃过的人自已评价去吧。
所谓土鸡,指的是未经任何杂交和优化配种的地方品种,各地方叫法不同,又叫草鸡、笨鸡、柴鸡。
我国幅员辽阔,土鸡的品种众多,如固始鸡、正阳三黄鸡、卢氏鸡、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浦东鸡,寿光鸡、萧山鸡、彭县黄鸡、峨眉黑鸡、芦花鸡、溧阳鸡等近四十个品种。
土鸡共同特点是,耐粗饲,野外觅食能力强,抗病力强,长期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以草叶,草籽,虫子,蚯蚓,谷粒等为食,生长缓慢。
由于土鸡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不含抗生素和疫苗病毒的残留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不断攀升。那么如何辨别土鸡呢?
其实辨别土鸡的方法很简单,从外形上就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第一,土公鸡冠大鲜红,羽毛鲜艳,凶猛好斗;土母鸡鸡冠很小,红色,羽毛颜色分明,性格温顺。
第二,土公鸡个头较大,母鸡个头较小。
第三,土鸡体型紧凑,胸腿肌肉健壮结实,腿细,爪甲钝硬,嘴短粗实。
第四,宰杀后,土鸡皮薄,紧致,毛孔细。所谓的肉鸡,宰杀后皮厚,松弛,毛孔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