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肥的制做的方法是什么(种植蘑菇用什么肥料)
种植蘑菇用什么肥料
答:可以,但不能直接使用,用蘑菇菌包养花必须让培养基发酵后晒干,必须经过在发酵,再作为基肥和泥土混在一起;应将其中霉变的、没有充分被菌丝分解的菌包剔除,然后将其打碎,调整水分含量至50——60%;然后在水泥地上建堆,中间要用木棒打孔通氧。
进行有氧发酵,中间要翻堆2——3次(2——3天翻一次),发酵结束后,(为起见,还可用高锰酸钾0.1%的溶液或多菌灵消一次)可按菌渣占40——50%的比例配上其他如砂、珍珠岩、蛭石、生土、园土,即可作为盆栽基质。
蘑菇菌种可以做肥料吗
可以。
主要成分温灭菌制成的菌棒。最好在加食用菌大多用棉籽壳做种植基质,前期是经过高温灭菌的,作为一般花卉配制种植土是不用消毒的,但菌袋若用于兰花等花卉种植土最好还是再次灭菌,否则影响兰菌的生长。
生物学上的基质指细胞的胞质及核中的胶状物质,存在于线粒体嵴间、高尔基体和核仁等之中的物质。景观生态学上的基质指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在景观功能上起控制作用的景观要素。
种植蘑菇用什么肥料生长快
选择疏松肥沃的腐殖土,将小蘑菇种植在土壤中。移种后,要适量的给蘑菇浇水,能够促进蘑菇的生长。蘑菇在生长期间,需要给予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将蘑菇放在室内阴凉的环境下,控制好环境的温度,还要适量的浇水。
养护期间,若是外界的温度较高,需要增加浇水量。养护期间,要适量的给蘑菇喷水,为其补充水分。蘑菇没有叶片,在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照。养护期间,可以适量的给蘑菇施肥,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蘑菇的生长。
种蘑菇施肥吗
一、蘑菇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蘑菇是用孢子繁殖的,孢子在自然界用风传播种子。人工栽培需要人为接种繁殖。
二、蘑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1、温度
不同的蘑菇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温度,一般前期菌丝生长,最佳温度在18度到20度左右,后期菌丝生长时需要调整到12度到16度,一般生长菌丝喜欢温暖的环境,菌丝喜欢凉爽的环境。温度过高菌丝会变老,子实体容易开伞,一般4度以下不会再生长。
2、营养
蘑菇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但是真菌不像一些植物的叶片有绿叶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所以只能靠施肥来转化为蘑菇的营养,一般的蘑菇种植需要配置培养基材,一般是由畜禽粪肥和棉籽壳、锯屑组成,一般培养基材的酸碱度在6.8到7.5之间。今后也可以适量施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
3、水分
蘑菇的生长和外界植物一样需要水分,而且需要大量的水分,在子实体的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水分。因为子实体大部分是由水分构成的。水分不足会影响子实体的生长。一般来说,培养基材的水分约为60%,空气湿度约为70%。环境干燥会导致蘑菇失水,环境湿度过大,空气不流通。
种植蘑菇用什么肥料最好
养蘑菇的菌棒一般是用了一些木屑,稻壳或者是秸秆,锯末,玉米芯之类的,经过高温消毒发酵而成的。废弃的蘑菇菌棒可以加上一些羊粪鸡粪等再充分的发酵,做成有机肥用来养花种菜,可以说是零成本自己制作的有机肥。
不仅可以用磨菇菌来养花做花肥,在家中养花还可以用在树林里挖的腐叶土,松针土以及在一些草垛棉柴垛下面挖的沤制成褐色的土壤,然后拿回家来暴晒杀虫。再掺配一些多菌灵杀菌,就可以放心的用来养花了。这些沤制成褐色的腐叶土,营养丰富而且非常的松软,再掺配一些颗粒土比如大颗粒的河沙或者是煤渣,就是非常好的零成本的营养土。
种植蘑菇用什么材料
想要在家里养蘑菇菌棒,就要在菌棒处理、种植环境、收割手法以及养护工作等方面用心。菌棒要剥掉外层塑料膜,注水或打孔浸水至吸足水分,放置在潮湿阴暗通风处,一般能够收割3次成熟菌菇,注意避光和适当的温差。
1、处理菌棒
在家中养殖蘑菇菌棒的时候,先要将购买到的蘑菇菌棒的外皮塑料膜剥掉,这样菌棒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来发育,但注意不要剥掉里面的塑料层以免菌棒松散,然后用针管注射或是在菌棒上打孔浸水,让菌棒吸足水分。
2、种植环境
等到菌棒吸饱了水分之后,就可以进行种植了。一般来说种植蘑菇菌棒只需要将其放置在一个消毒过的无菌容器里即可,盘子或是盒子都可以,再将其放置在阴暗弱光或无光的潮湿地方,保持其有足够的通风即可长出蘑菇。
3、收割方法
在第一茬的蘑菇长到一定的大小之后就可以进行采收了,一般来说蘑菇的菌棒在采收完成之后是需要放置在湿度适中但不算过大的地方进行恢复的,等到其中的菌种恢复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的种植了,可以再度长出菌菇,一般能长3次。
4、养护工作
在栽种菌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其接受到光照直射或是过长时间的散射光照射,一定 要保证环境的阴暗,且环境湿度要有一定的保证,不能过干,香菇的生长需要较大的温差,因此在夜间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到室外增加温差。
蘑菇需要施什么肥
蘑菇种植技术:
一、栽培季节
蘑菇渭北旱腰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关中平原一带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当然,有窑洞、果窖的菇农,可在麦草收获后就能堆积发酵,7月底就可以播种,8月下旬就能收获。玉米秆收获后,待玉米秆干后,能进行第二轮播种,用截断玉米秆+牛粪,12月-元月播种,越冬,春季3月开始出菇,5月底前结束。经试验产量和质量近似麦草。
二、原材料的准备
蘑菇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时不用粉碎:玉米秆收集时,待11月份玉米秆干后,没有绿色时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两段均可发酵用;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捣碎,再堆起宽2米、高1.5米,长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到75℃。约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调换让其自然发酵。牛粪也可晒干捣碎存起备用。
另外,鸡粪、猪粪均可加入栽培用。粪中不能掺有土块。
油渣:最好采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秆:发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秆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应备好。
⒈预湿
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一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⒉建堆
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一层石灰,在面上铺一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分5-6层堆料,一层25-30厘米的麦草,上面撒一层石灰,铺一层牛粪,撒一层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层分别撒入,把辅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层撒一分,再铺料。如此一层草料、一层辅料建堆,撒完后开始浇水,将料面浇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齐,按同样方法作完一堆,总高为1.5米,顶部为龟背形。用薄膜覆盖发酵。
⒊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即可进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料堆的一侧开始撤料,在另一侧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滚式翻堆。翻堆时要将料堆顶部料放在一边,后夹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放在上层,边翻边抖松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排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石膏分层撒上,料偏干发黄、白时表示水分不足,要边堆料边洒水,补足水分。每隔50厘米竖立一根木棒,堆完棒摇动抽出,即料上许多通气孔。每隔一天将膜揭开排排废气,亦利于升温,约3天后温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进行翻第二遍。
⒋第二次翻堆
经第一次的调整水分,添加辅料,增设通气孔,料温上升很快,约,5-6天进行翻堆,用同样方法翻,此时可采用从一头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气孔,完后盖上薄膜。用同样方法过五天后翻第三次堆,翻后四周喷上三氯杀螨醇。
⒌第四次翻堆
三次过后,料已腐烂,熟后标准为麦草棕红色,手一拉即断,料握住不沾手。此时进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边翻边喷除臭剂或甲醛和杀螨药。检查酸碱度,PH值8-8.5为宜。翻完后闷二天便可准备凉料播种。
⒍排料
当第四次翻堆后已能播种时,关键要会辨认料的腐熟程度,培养料要求腐熟均匀一致,色棕红,草秆柔软、富有弹性,用手拉即断,无氨味,无臭味,不发粘,不变黑,料疏松为标准。PH值7-8。不能有夹生料,否则在栽培时,会有鬼伞杂菌等发生。
具体做法:将料堆摊开,排废气,可在外面凉开,亦可直接进棚,按照开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场地、行间、距离、厚废都所所不同。
三、配料及堆制
培养料配方:每亩的用量
⒈麦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鲜牛粪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壳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⒉玉米秆2500公斤、麦草2500公斤、鲜牛粪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⒊堆制: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无论是温室、大弓棚、大田、窑洞栽培,堆料发酵均在距栽培场地附近,水、电要方便的进料场所建堆。
建堆发酵步骤为 预湿-建堆-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撤堆,共计:28天左右。以上已叙述过。
四、大棚、露地选择及开畦
栽培蘑菇,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过小麦的地里,弓棚南北走向,温室东西走向。大棚用旧薄膜或黑薄膜,加草帘均可。一般棚长30-50米为宜。
⒈大棚开畦方法是
① 直畦:棚内铺料一般三行料二行走道(4米的棚),或四行料三个走道。两边畦放线铺料各60厘米,中间畦放线铺料1.2米,走道各70厘米。
② 横畦:在棚内中央留一条宽70厘米的沟路两边作横畦,每畦放线铺料80厘米-1米,畦沟间隔40厘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长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种开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杂草拔掉,铺料前一天灌一次大水,湿度适宜,使棚内土壤手捏成片,一拽即散,便可进行铺料播种,每亩地撒石灰25公斤。
⒉露地开畦方法是 将畦子直开,畦宽1米,直道宽70厘米(两边各留10厘米作取土用),畦深20厘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厘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后划线铺料、凉料排废气。
五、铺料播种
铺料播种应选在晴天和阴天进行,不能在雨天播种,因料被雨水淋后,一是会增加含水量,二是易感染杂菌。晴天中午强阳光下也不宜播种,以免晒死菌种。
⒈铺料 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从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鲜石灰的畦面上,让其散热冷却到30℃以下,然后抖散并混匀培养料后铺在成龟背型的畦床上,铺料厚度为20厘米左右,料厚薄均匀一致。边铺料边播种。
⒉播种 播种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层播。麦粒菌种应采取分层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采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种1.5-2瓶,菌种要求菌丝浓白、粗壮、不吐黄水、没有萎缩、无杂菌、无螨虫。先将菌种瓶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里洗一遍,表面消毒后再用,将菌种瓶打碎,种块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掰碎,取三分之二的菌种,往料面上撒一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养料,让菌块落入料层中,整平料面,再将余下的三分之一菌种均匀地撒在料表面,最后用木板或盆底稍压平料面,紧跟覆盖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特别注意:撒种时面积不宜过大,应撒多少土盖多少,另外大棚可采用播种7天后覆土。
六、覆土及管理
⒈覆土时间 播种后应立即覆土,有利于保温保湿发菌,还可提早出菇,一般在播种25天左右就开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湿,可播种7天后才开始覆土,一方面让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看到菌种块菌丝生长情况。播种后上面可盖薄膜或草帘。
⒉覆土方法 栽培双孢菇必须覆盖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匀从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将走道出挖处打碎,上面撒上少许磷肥、炉渣、石灰粉、拌匀,最大土粒不能超过2厘米,土湿度是手捏成扁并能搓成团、而不粘手为宜。边撒种边盖土,露地播种的可直接盖上一层地膜和草帘,畦要带龟形,料面上土四周要盖严,均匀4厘米厚左右;走道顺便形成了一条地沟,地沟能放水,增湿、通风、保湿。
⒊覆土后的管理 大棚播种,覆土后料面可以不盖草帘,为了预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盖一层地膜,前三天不要揭膜,以后每天揭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增加菌床内新鲜空气。若土表面干发白,可用喷雾器表面喷湿,若膜下菌丝已上土约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湿度,让气生菌丝倒伏增粗,呈线状横向生长,使土内菌丝往土下长,往往因土层干燥菌丝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据菌丝上土情况灵活管理,菌丝离表面土1厘米,料内全部长白,时间约20天左右;便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七、出菇管理
当气温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满料的菌丝很快就会出菇,此时关键在于保持土层的水分。检查土层菌丝是否离表面1厘米左右,菌丝边低,出菇慢,菌丝在表层,出菇密而个体小,易(开伞)成薄皮菇,产量低。
⒈催菇 催菇即是诱导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来进行,此次喷水叫结菇水。当菌丝长到距土层表面1厘米时,喷一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喷水可根据土的干湿程度喷,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温20℃以下喷水,喷水后,要加大通风量,大棚两侧要打通风孔,两头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喷水后,若温度适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点状原基,此时不能再喷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温保湿管理。
⒉子实体生长时间的管理 喷水后形成的原基,经过2-3天以后,便分化形成菇蕾,当其长到有黄豆粒大时,喷一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喷水还要根据天气、土壤湿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干发白,菇多,菇蕾大时,喷水量要大。要用喷雾器喷水,或者用洒水壶装水淋下。在雨天和阴天,土壤湿润,菇少、菇蕾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菇体表面光滑、洁白、无鳞片时,则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时喷水增加湿度。出菇土的湿度仍是能捏扁并搓成圆形而不粘手为宜,菇盖长到5厘米左右便可采收。
八、采收与管理
⒈采收 当菇蕾长到菌盖直径达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没有裸露出来时,就要采收。一般适温下5-7天便可采收。采收时,采大留小,旋转摘下,注意不要伤及周围的幼菇。丛生的菇,用刀切取大菇,留下小菇继续生长,采菇留柄1厘米,切口要平整,不破裂,切根时将开伞菇、畸形菇分别装在一起,标准菇整菇装在一起,要轻拿轻放,装入塑料筐或桶中。采收同时,清理掉菌床上的死菇、病菇,用土填补好菇脚坑。
⒉转潮管理 每批菇采完后,彻底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残留根和死菇,修补好覆土层、填平菇脚坑,喷一次杀虫药,氯氰菊脂和杀螨药,然后喷一次重水,即称转潮水。过3-5天,下一潮菇又形成了。有的菌床连续出菇,一般出4-5潮菇,营养基本耗完。春节上冻前,若播种早,9月初下种,12月前可出2-3茬,晚了只出一茬,越冬,春季3月份后再出三茬。关中地区气候干燥,人为管理程度大,出菇潮数明显,南方湿润地区,连续出菇,没有明显潮次。秋菇质量比春菇好。
九、越冬管理
当气温低于10℃时,就极少有菇长出,此时停止喷水,做好越冬管理。其做法是:在畦料面上盖上一层草帘或薄膜,保温保湿管理,每周揭开1-2次,通风1小时,要在中午进行,若床上有菇,及时采收,检查菌床土壤不能过干,保持土处于微湿状态。
十、病虫害防治
在磨菇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没有发酵的培养料,或是采菇后没有及时清理等诸多原因,都会导致发生病虫害,要求每个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严格、卫生、保量的完成每个操作过程,棚内场地常撒石灰,发料一定要熟透拌匀,覆土要干净,用水要卫生,用清洁水,通风良好,棚内空气新鲜,都会减少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有菌蝇、线虫,用菇虫净、高效氯氰菊脂喷雾或灌食盐水,蘑菇上表面出现斑点,要多通风,少上水,用喷重康宁或百菌清克霉灵喷雾,以便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这样病虫害发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十一、蘑菇追肥有窍门
一般而言,蘑菇出菇盛期和生长后期,生长期间养分供应不及时,会使得蘑菇产生畸形菇,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对蘑菇进行及时的追肥,能使得蘑菇的产量有所提高。蘑菇在大棚中播种,应将大棚内的温度调节在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满料的菌丝会很快出菇,农业人员应保持土层的水分。据了解,蘑菇一般以经常浇水,小水勤浇为宜,一般每亩每批蘑菇应进行追肥2-3次,同时,应结合水进行追施,每平方米的用量为250-500毫升,在蘑菇施肥后应施一次清水,可及时的洗去蘑菇体上的肥液,可以及时的避免蘑菇花斑、黄斑的发生。肥液和水进行施用,可能够使得蘑菇充分吸收。
为了有效的提高蘑菇的产量,应及时施用肥料提高蘑菇的生长发育。农业人员加强蘑菇间的管理,选用尿素150克或选用氨水250毫升,进行兑水50公斤,在溶化后进行均匀喷施,可促使蘑菇的的菇体变厚;可选用绿勃康1∶1000倍液,在蘑菇的子实体发育期间到蘑菇黄豆大小时进行均匀喷施,每隔5-7天喷施一次,可以及时的避免畸形蘑菇和病害的发生,可有效的提高蘑菇产量的20-30%;蘑菇喷施植物健生素水,使用植物健生素金都一号粉剂稀释1000倍(每平方米用量2克兑水l000毫升)进行喷施。每次出菇后喷洒一次。可以促进蘑菇肥大,结实,可增加蘑菇的保鲜期,一般可增产20-30%。同时,蘑菇中可追加施用优质腐熟的人粪尿,将人粪尿兑水10-20倍进行喷施,喷完后可用清水喷洒一次,促进蘑菇的正常生长。
种植蘑菇用什么肥料好
在家种蘑菇需要蘑菇菌距沫
种蘑菇用什么肥料好
鸡粪发酵彻底后是一种比较优质的有机肥,鸡粪的养分含量很丰富,既有大量的有机质,又有含量较高三要素养分,是高效的有机肥!
蘑菇渣可以当成肥料使用,但是要经过发酵。菌棒中,主要原料是棉籽壳、木屑、稻草等植物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等高分子物质,但是食用菌可以分泌酶,将其分解成小分子糖、酸、醇等。因此,在废料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氮浸出物,以及磷、钙、钾、硅等矿物质元素。